「文昌」本名星官名,是六顆耀星的總稱,因為古代星相術家將其解釋為主大貴的吉星,道教也尊其為主宰功名祿位之神,所以又稱為「文星」或「文曲星」。由於科舉功名是古時為官仕途的唯一途徑,所以文昌君尤為士人崇奉膜拜,仁宗皇帝曾尊封為「輔文開化文昌司祿宏仁帝君」,民間則暱稱「文昌帝君」。此外民間尚有《文昌帝君陰騭文》經書傳世,此經書是一本託名文昌帝君勸說世人行善積德的勸善書,十分流行,與《太上感應篇》及《關帝覺世真經》同列三大勸善名書。 本宮基於在學學生頂禮膜拜文昌帝君之需求,特於光明殿崇奉文昌帝君金身寶相,並設有文昌燈供學生信眾祈祐金榜題名,學運亨通,是本宮重要的祀神之一。